享有世界文化艺术与时尚之都美誉的花都巴黎,不但孕育出大批一流的西方艺术专业精英,也同时拥有着一批对东方,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艺术情有独钟的鉴赏家,评论家,艺术从业者,以及业余爱好者等“中国艺术发烧友”,中国在西方发达国家投资建立的第一家文化中心-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创立于巴黎腹地,无疑为西方与中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打开了一扇窗。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侯湘华 |
位于左岸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02年成立之初,即买下一栋十九世纪奥斯曼风格的精美建筑,6年之后,一栋极具现代风格的建筑又在中心的庭院内拔地而起,现代的纯净简约与旧时的奢华繁复在对比与反衬中相得益彰,更成就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标志性风格。本月,巴黎文化中心将举行新楼落成和中心重新开张仪式,这也标志着中心试运营期的结束,与正式运营阶段的开始。
三个“一年半”成就新风格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侯湘华女士介绍说,中心在成立之初买下的这栋十九世纪奥斯曼建筑风格的建筑原属私人高级住宅,所以使用面积并不很大,在接待公众和举办各类活动等功能上都较受制约。在初买时,他们就了解到可以在这栋住宅的院子里再建一个楼,因为按照法国在建筑规划方面的有关规定,文化机构可以在一平米的地皮上建3平米的建筑。整个中心地皮面积有1300多平米,而老楼建筑面积只有1700平米,也就是说,还可以再扩建2000多平米。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文化中心新楼的兴建,却经历了颇多波折。侯湘华主任说,中心在买下老楼之后,就开始着手新楼的筹建工作,首先要做建筑设计,还要申请建筑许可证,其中很多方案起初不被审批部门接受,经过反复修改后才最终得以通过,算下来,从起草蓝图到通过巴黎市政府规划部门的审批,整个过程历时大约一年半。
新楼由法国建筑师Aris ATAMIAN和Bruno GAUDIN联合设计,这两位曾经参与过法国吉美博物馆改造工程的建筑师,将新楼设计成由玻璃、钢材和铝合金构成的现代风格的建筑。“刚开始,我们对这个设计方案也有些顾虑,因为这个街区的建筑多属于19世纪奥斯曼风格,建造这样一座具有现代风格外型的建筑,我们也没有把握,担心邻居会否反对,也担心是否会同周边建筑不甚协调,”侯湘华说,最后由于审批部门比较坚持这个方案,也就根据审批结果最终确定了这个方案。
“当然,中心也向建筑师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强调要加入中国建筑的元素,要反映出是一个中国的文化中心”,侯湘华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中心与法国设计师、国内有关部门和建筑审批部门不断磨合,期间也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比如,在拿到建筑许可后,中心遇到一个大难题,一些邻居出来表示反对。根据法国法律规定,新建筑审批通过之后,还要留两个月的时间来征求邻居们的意见,而那些表示反对的邻居们对建筑许可证的获得提出了质疑,并把法国审批部门告上了法庭。“法国政府要应对,我们也要出面应对,除了找了律师来回应外,每一次开庭我们也都参与出席”,侯湘华回忆道,这样又用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再加上工程招标等过程,前后一共用去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
2007年4月,新楼终于正式开工兴建,由法国VINCI集团下属的BATEG公司总承包,又经过了一个“一年半”,扩建工程终于全部完工。
“新楼落成后,我们听到的反映都很好,邻居们看了也没有再说什么,甚至有些过路人也会驻足观看”,历经艰难曲折,新楼工程最终圆满结束,侯湘华主任表示十分的满意,也十分的欣慰,她认为,这栋21世纪的现代建筑很有时代的气息。她告诉记者,设计师在设计时,参考了中国塔式建筑的特点,特意将每一层楼都向内缩进了一些,另外,新楼的一些地方也采用了具有中国风格的红色。
运营阶段正式启动
据侯湘华主任介绍,中心扩建的新楼有2400平米,而且实用性很强,地上一共有7层,地下则有4层。地上部分有两层是图书馆,其中的一层是阅览室,可以同时接待20多人,现在已有近百种报纸杂志,也有常用图书可供阅览,还有电脑设备供读者查询书库资料;图书馆的另一层做藏书室使用,大约有2万多册图书,研究中国文化的人员可以到现场查询和出借图书。
此外,新楼还有一层是展览厅,可以为艺术家们举办展览活动。中心希望今后能够推出一些年轻画家,特别是国内优秀画家来法国展览。展览厅的面积虽不很大,但可以和其他厅结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