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沿海湄州湾的口湄州岛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而且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妈祖以及所形成的妈祖文化人文景观。湄州岛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亿妈祖信众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圣地,被誉为"东方麦加"。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妈祖祖庙祭典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圣诞之日举行,行祭地点设在湄州祖庙广场和新殿天后广场。祭典全程约需45分钟,规模有大、中、小三种,其程序包括:1、擂鼓鸣炮;2、仪仗仪卫队就位,乐生、舞生就位;3、主祭人、陪祭人就位;4、迎神上香;5、奠帛;6、诵读祝文;7、跪拜叩首;8、行初献之礼,奏和平乐;9、行亚献之礼,奏乐;10、行终献之礼,奏乐;11、焚祝文,焚帛;12、三跪九叩;13、礼成。
一、妈祖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因此,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妈祖原名林默,父亲林愿,母亲王氏,兄妹7人,她最小。妈祖自幼聪颖过人,识天气、通医理、善舟楫,乐善好施,深受邻里乡亲的喜爱。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难为事,矢志不嫁,专心致志地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平时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她长在海滨,通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传说她能"乘席渡海",拯溺济难、深受人们爱戴。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因救助海难年仅28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人们为了纪念她,建庙奉祀,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的妈祖庙,称为妈祖祖庙。后经商人三宝扩建,至清代形成规模。
自宋徽宗宣和五年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给妈祖叠奖褒封,封号数字由2字累加至64字,封号由"夫人"而"妃"、"天妃"、"天后"直至无以复加。朝廷的累累封敕,最终树立了妈祖作为唯一海神的至高无上地位。妈祖信仰也随着华侨、海员和外交使节传到世界各地,成为颇具世界影响的海神,妈祖分灵庙也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妈祖分灵庙5000多座,信徒近2亿人。
二、妈祖文化
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播演绎,妈祖已经走出单纯的民间信仰殿堂而形成一种影响广泛的民俗文化--妈祖文化,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侨务、贸易、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
妈祖文化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学术角度考察,它涉及宗教史、民俗史、航海史、科技史、建筑史、文学史、艺术史、华侨史、中外关系史等多学科,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意义的综合性科目;从语言、民俗角度看,有关妈祖神话、传说是妈祖文化的重要内容,妈祖信仰及其形成的民俗也是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流行的妈祖髻、妈祖服、妈祖面、妈祖祭典、船上供妈祖神像、启航前的祭祀,造船厂供妈祖、供船模、水族朝圣供品与传说妈祖看孩子、孩子挂乳名,求香袋等。台湾妈祖信仰及其习俗有合火、过炉、春秋祭典、卸马戏、相倾戏、艺阁阵、武馆、曲馆、遥拜、绕境、三月疯妈祖、大甲妈祖回娘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