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揽粹    
     
       
青海面具文化

青海面具中,最富有特色的是藏传佛教寺院“羌姆”(法舞)中佩戴的面具,以及少量的寺院藏戏面具,在藏族民间祭祀活动中也有零星的面具。在藏传佛教举行盛大法会时,所表演的法舞称为“羌姆”, 在法舞中所戴的面具, 被视为“法器”的一种形式。这种既富有宗教色彩又充满民俗生活情趣的面具文化,具有鲜明的艺术造型和个性。藏面具在藏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担负着庄严的宗教使命,它以体现藏传佛教精神为己任,成为佛教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精神世界”重要桥梁。

 

青海藏面具的起源

关于藏传佛教(汉地称“喇嘛教”)宗教法事 “跳神”活动中的面具缘起,在文献中有几种阐释:

1、公元8世纪,赤松德赞执政吐蕃时期,建成桑耶寺,从天竺请来高僧莲花生,根据释迦牟尼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学说中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中的金刚一节,组织法会,驱鬼酬神,为桑耶寺开光,跳起了戴面具的拟兽舞。

2、根据莲花生传记,译经师在桑耶寺“慈氏洲”译经完毕后,由长老手持译经绕“务政”殿转三圈,排成行列,戴上面具,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庆典“开光”,沿袭至今,便是西藏各寺院跳神的来历。

3、据记载,早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吐蕃在制定文字和法律后,曾举行盛大庆典仪式,并表演了戴上面具,装扮狮、虎、豹、牛的舞蹈。在西藏阿里日土县古崖画中,还发现了以拙朴的手法勾勒的舞蹈场面和戴面具人物形象。说明西藏在古老的巫术、苯教文化的祭祀仪式中,土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表演中,就已初创了面具艺术,以至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入藏后,吸收西藏早期的土风舞,结合佛教密宗瑜伽部、无上瑜伽部中的金刚舞,逐渐创造出为神舞所用的“羌姆”面具。

4、根据六世色多活佛罗桑次臣嘉措(1845—1915)的《塔尔寺》和三世章嘉若贝多杰(1717—1786)的《七世达赖喇嘛传》等记载,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七世达赖噶桑嘉措指示塔尔寺第二十任法台赤钦•嘉堪布•阿齐图•诺门罕•洛桑智,建立塔尔寺“欠巴扎仓”(舞蹈学院),派布达拉宫南杰扎仓的舞蹈师传授舞蹈技艺,并赐扮演“法王”和“马首金刚”等角色用的文武护法神“面具”34具,以及其它舞衣、法器等。塔尔寺的宗教舞蹈“羌姆”形成后,不断吸收本土藏文化固有的“鼓舞”、“拟兽舞”、“土风舞”和苯教的 “巫舞”等内容,演绎为今天以拟兽形式表示轮回禳解、护法的“面具舞”,被视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面具”舞蹈之滥觞。

从上述资料互相参照,前三种说法是“羌姆”缘起的诸斑显现,第四种资料表明,青海的“羌姆面具”是西藏“羌姆”传播的结果,可初步窥视到青海藏面具起源的脉络。随着藏传佛教文化向各地传播,青康、安多等地积极吸收西藏各流派的面具精华,与本土藏文化融合,其间由于历代艺人的丰富和完善,不断求新创造,推陈出新,从而形成青海藏面具独特的造型艺术体系。

青海面具从类型上大致分为宗教、民间两大类,宗教面具占主要比例。从形式上有三种,即“羌姆面具”、“藏戏面具”、“民间歌舞面具”等三种形式涵盖了青海面具艺术全部风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