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文化人物    
     
       
张仃:中国美术的“立交桥”

 
张仃的作品,随性中有生活趣味

王鲁湘与张仃交往20余年,是真正的忘年交。王鲁湘说,当年他还在北大念书时就认识了张仃,“他是我人生路上的导师,在我最艰难的日子里,是张老给了我精神上的莫大鼓励,我才走出命运的阴霾。”艺术家袁运生也很敬重张仃,他说:“我在上世纪50年代被打成右派,在60年代初,张先生对我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那是一种家长、亲人的感觉。”篆刻家鄂力回忆说,张仃爱才,尤其对青年艺术家常给予提携和鼓励。“记得我18岁时,得到了张老给我的生日题词,他在扇面上题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意在鼓励我在篆刻道路上继续努力。”

守望家园

张仃的艺术生涯与20世纪中国历史命运共沉浮。他的艺术紧密关注民族兴亡与人类命运。可以说,他是现代中国绘画史上最富家园意识的艺术家:他画漫画,是在保卫国家;他扶持民间艺术,是在呵护家园;他创作山水画,是在表现家园,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家园守望者。尤其是晚年的焦墨山水,贯穿着人与自然既抗争又和谐的基本主题。张仃足迹遍及全中国,在各种地理风土环境中寻觅一方水土与一方人的互动关系,寻觅中华民族丰富多采的诗意栖居的智慧与美感。他晚年作品常题“故园不可思”、“雪谷独居”,表达出内心深处对家园的忧患。他常以焦墨画雪景,向往一个玄与素的“诚无诟”的世界。让我们走进张仃,与他一同守望家园。

编辑:冯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