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人文中国    
     
       
清明祭祖十年变迁

现在,在网上设置了纪念页面拜祭先人和先烈已成时尚。人们可以轻点鼠标,给逝去的人们献鲜花、敬酒、燃香、鞠躬。一些面向普通人的网上灵堂也应运而生,人们即使身在异乡,也能拜祭逝去的亲人。

今年清明,已是大学生小罗开展网上拜祭的第二年了。“网上拜祭同样能够表达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去年我爷爷去世,我也在网上对他表达了悼念之情。”小罗认为,网上拜祭肯定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网络提供的追思仪式还不够多元化,只有‘送鲜花’、‘点蜡烛’等选项,如能加上‘摆乳猪’等民俗动画,就更为丰富有趣了。

“年年拜山都要买上一大堆元宝香烛爆竹等,烧香也弄得人人灰头土脸的,想想都没啥意思。”正读高中二年级的小宋也觉得拜祭方式还是要搞搞新意思才好。“用鲜花代替烧香,还可以通过植树、放飞风筝等寄托哀思,将对先人的思念系在树上或写在风筝上放飞天空,既环保,又达到了悼念祖先的目的,不是也很好吗。”

拜祭支出

昔:共花100元

今:也就花50元

家住越秀区的吴伯兄妹四人,每次拜祭都要一起,兄妹间轮流买祭品。由于家族人多,每次买的东西也多。

吴伯记得十年前经常买的东西是烧鹅,再加上一些饼干之类。香烛、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选一些纸糊的祭品,比如房子、电视、小汽车等等,每年都不一样。一只烧鹅几十元,其他物品加起来也就是100元左右,一般要花半天置备齐全。

 

到了五六年前,拜祭的用品开始上档次了,最惹眼的是乳猪。吴伯记得当时一头乳猪100多元,大一点也要200多元的。当时吴伯刚刚退休,每月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

从去年开始吴伯兄妹就不用金猪祭祖了。今年祭祖吴伯只买了些饼、水果和鲜花,加上香烛也就花了50元左右。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每月有2000多元,其他兄妹的收入也高了,然而大家对祭品反而不太在乎了。10元买一束花,表达情意就挺好。

烈士墓前

昔:冷冷寂寂

今:堆满鲜花

1997年清明前夕,在广州银河革命公墓公安坟场,看到的是一块约200平方米的荒坡,岁月的风霜使烈士们的坟头残缺不全,墓碑已经被黄土埋去了大半。由于缺少资金,烈士墓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没有修葺过,一些墓已经成了无主墓,连烈士的档案也找不到了。发表在《广州日报》头版的《寂寂烈士坟 纷纷春雨泪》报道发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公安烈士墓园很快得到了修葺。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此知道了墓园所在地,清明时会去献上一束花。

2008年,广州公安烈士纪念碑在广州银河公墓庄严揭幕。碑的背面刻有1949年至2007年广州市牺牲的73名公安英烈姓名。每年清明前夕,公安机关和普通市民都会来到纪念碑前献花、致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