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太室阙,首先要说说阙在古代建筑中的意义。阙是建在城门、墓门、宫门、庙门前面的两个相峙对称的建筑物,因中间没有横额,所以叫“缺”,古时候“缺”和“阙”这两个字是通用的。阙的作用其实就是象征性的大门,代表着威严。太室阙依山而生,依庙而建,是中岳庙前身太室祠的神道阙,始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
太室阙满身都是汉代画像,四面用减地平雕的雕刻方法刻出了车骑出行、马戏、倒立、斗鸡、舞剑、人捉鸱鸮、鲧、楼阁、羊头、熊、玄武、虎、犬逐兔、朱雀等。恍惚之间,透过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我们仿佛置身于鼎盛一时的大汉王朝,跟随他们一起体会逝去的繁花与荣耀。这些画像艺术风格浑朴古拙,气势深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艺术创作上的辉煌成就。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气势磅礴的中岳庙
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是古代山岳崇拜的实物见证。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刘彻游嵩山时,令祠官大加修建。同时,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中岳庙背靠太室山,峰峦耸峙,高出云表.登高远眺,四周山峦起伏,山下绿树烟村,岚光霞彩,尽收眼底。俯瞰整个岳庙,翠柏掩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中岳庙院占地面积约117000余平方米,是中国五岳之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由太室阙和中岳庙构成的礼制建筑群,是古代祠庙建筑群空间处理的优秀范例。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言的历史――少室阙
在“中岳汉三阙”中,画像保存最多和最完整的非少室阙莫属。少室阙是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阙壁的四周遍饰用减地平雕刻法雕成的彩画,共计有六十余幅,内容主要包括车骑出行、宴饮、击剑、狩猎、犬逐兔、驯象、斗鸡、蹴鞠、鸱鸮、羊头、鹿、虎、鹳鸟哺雏、马技、月宫、常青树等。其中的马戏图雕刻有两匹骏马,骏马腾空飞驰,前一匹马鞍上有一名挽双丫髻的少女,穿着紧身衣裤,倒立在马背上,后一匹马上有一女子舒展长袖随风飘扬,人体自然后倾,这些表现手法充分显示出奔马飞奔时的情形和马戏的惊险技艺。汉代的雕刻手法十分夸张,风格则显得飘逸自然,这些彩画是汉代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