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遍中国    
     
       
锦溪不语,下自成蹊

尘世神仙世渺茫,绿蓑谁识老佯狂

通神御院

通神御院始建于南宋时期,原名天庆观。后因宋孝宗题名,“笔势腾挪惊凤舞,文光灿斓讶龙飞”,前来观赏御书墨宝者日益增多,故又称通神御院。

无须辛苦论长短,正好诗翁醉里听

樵楼鼓声

镇中樵楼中置更鼓,夜幕降临,鼓声频传四方,向镇民报晓太平,有诗为证:“一更一更复一更,咚咚总是太平声。”

辘轳声里千年泽,不是邮亭阅过人

古井风亭

菱塘湾附近南塘桥始建于宋代,桥下有井亭一座,亭中井水清冽,久旱不枯。明代高启诗曰:“南塘桥下水泠泠,桥畔长堤柳色青,一勺清泉涵古井,十分凉思满风亭。

 

愿力未随文字灭,有人下马读残碑

福寿残碑

福寿碑为锦溪古代遗存久远的残碑断碣,人们以祈“福寿”之吉利,常驻足观赏,终成景观。

物换人移久彻关,石音依旧夕阳滩

石音客帆

五保湖和菱塘湾之间有条似龙脊的古石堤埂,“流水穿溪石有声”,故有“石音”之说。常有客帆停泊此处,明月升起,烟炊袅袅,船歌四起。

以上八景起源于宋明时代,到了清代,以“莲池结社”为核心,又形成了“莲池八景”,莲池阁影、片云钟度、迎晖普照、画舫晴雪、露台荷映、堤岸鸣禽、菱歌晓唱和芦荻风帆。

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从面积来看,锦溪仅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很是小巧,可当地有句古谚语:“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在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布满了36座风格各异的古桥,而且这些桥历史悠久,有的甚至跨越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