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人文中国    
     
       
邮票里的北京世界遗产

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民间传说故宫有房屋9999间半之说,实际为6707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始建于明朝皇帝朱棣在位期间的公元1406年~1420年,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 1985-10-10
邮票图案:(1)丹阙凌云(2)太和晴旭(3)乾坤交泰(4)琼苑春晖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其前半部分为外廷,是皇帝朝政场所。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蒯祥(1397年~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认为,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皇帝的威严,不足以震摄天下。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周口店猿人遗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1987年12月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1918年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并进行试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12月2日16时,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