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周年前夕,旅俄商界代表、留学生代表相聚在一起,举行地震周年祭活动。俄罗斯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莫斯科北方华人商会会长关百新在致辞中说:“只要灾区人民有需要,我们一定会尽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留学保加利亚的中国学生10日举行“汶川地震周年祭”诗歌朗诵会,通过诗歌祝愿那些在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一路走好,希望那些伤残的同胞坚强地活下去,祝福那些心灵受伤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英国华夏文化协会近日在英国南部城市布莱顿举办以“用心重建家园,用爱拥抱幸福”为主题的图片展和油画展,展出了有关汶川地震后重建的100多幅图片,以纪念和缅怀在地震中失去的生命,并希望灾区人民能够燃起新的希望,重建幸福家园。
近日,荷兰华侨界代表赴四川成都,与四川侨办及相关部门签订了援建震区小学和资助震区师生的协议书。去年地震发生后,由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牵头,很快成立了“荷兰华人华侨中国留学生赈济中国四川大地震委员会”,迄今该委员会已筹措到36万欧元(1欧元约合1.36美元)。
此外,旅居希腊的华侨华人和巴西华人团体也都举行了汶川地震纪念活动。
海内外华媒评地震周年:加油声再次响彻中国大地
今天(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海外华文媒体近日纷纷就此发表评论,回顾救灾中的精神洗礼,展望灾区重建的未来。
回顾:民族精神洗礼烙印依旧
香港《文汇报》9日刊出文章说,当中国国力在二十一世纪初重新开始崛起时,从历史的观照中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缺乏民族精神世界的集体洗礼。 “五•一二”大地震在人们毫无准备和不经意中开启了这一洗礼的进程,来得猛烈,去得迅捷,但终究会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东西。
文章说,之所以称“五•一二”是中华民族的一场集体精神洗礼,是因为在这个民族的历史上,实在有太少对生命的集体敬畏和尊重;与朝代更替、皇室兴衰、社稷大业乃至国家利益相比,生命每每显得无足轻重。
从这个意义上说,到去年五月十九日全国哀悼仪式开始时,当中南海最高领导人和普通人一起为死难同胞低头默哀,当国旗第一次为苍生而降时,这个国家的表面似乎一切照旧,但这个民族的集体心灵深层却发生了一些深刻而长远的变化。
文章说,从社会多元发展的角度看,“五•一二”地震似乎也加速了中国民间组织的成长和正名过程。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十七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组织已经开始在中国悄悄但却茁壮成长起来,让人感到其健康、正面的力量和无可回避的发展趋势。
展望:灾区重建难离以人为本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刊出文章说,回顾中国政府的救灾表现,一方面展现了能力与魄力,另一方面也由此具体地说明了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救灾以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为本,重建当然也离不开同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