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点>相关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坚持非遗的本真性

现在有些人有一种误区,认为民间百姓的表演没有经过训练,是业余、低下、平庸的,而院团、学校的演出训练有素,作品加入了很多现代的理念和创作手法,这才是专业的、高雅的。这种认识使人们在具体操作时,很容易将非遗项目往舞台创作的模式靠拢,把舞台创作作为唯一标准。实际上,当我们深入民间,便会发现民间艺人们表演时那种忘我的状态和自娱自乐的情怀,传统歌舞等非遗项目自身所具有的品格、技艺、艺术价值、形式感和观赏性,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在那一刻,观众不再关注表演者是否有苗条的身材、靓丽的外表,动作是不是标准,人们完全被艺术的真实状态、本真性所吸引。

记者:眼下经济发展与非遗保护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何认识二者之间的互动?

马盛德:我们要科学地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单纯追求经济价值,大搞民俗活动,大搞文化旅游,可惜其间的文化内涵往往被忽略。我们尤其要注意:不要按照功利目的、政绩目的或者经济目的,任意简单地改变非遗项目,丧失对文化的尊重。

当然,在旅游经济的发展当中,我们可以把非遗项目融在旅游的文化里面,让它朝着有序的、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应付或者招揽游客,编造制作一些变了味的民间艺术、民俗活动,会丧失非遗自身的高雅品位和格调。现在有些地方把西北“花儿”改编得太低俗,而在西北地区真正的“花儿”表达方式是很含蓄的,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我们应该对非遗很好地利用和开发,把握好它们自身的本真性,否则不利于文化的保护和长远发展。

加强非遗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务繁重、情况复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应该如何更好地结合?

马盛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传承下来的遗产,历经了几千年的积淀,才发展成今天的现状。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经济、文化的差异,使得非遗保护更加复杂。以往单一的保护模式无法解决非遗保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非遗的认识还需要不断加深。

非遗保护工作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不同门类的保护项目,其特征、发展和规律既存在共性,也有差异。对他们的保护不能盲目借鉴,也不能相互套用一种模式,而是需要对每个门类的保护项目进行研究,探寻一些可操作的方法,提出一些符合非遗项目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的保护方式,从政策层面加以指导和倡导。前年举办的非遗传统技艺大展,是针对非遗传统技艺类项目生产性方式保护方法、理念等进行的一种尝试,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今年我们将传统音乐、舞蹈类项目,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集中项目调演,希望探寻一些非遗保护的新方式,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使非遗融入到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之中。

目前我国的非遗保护总体处在一个比较健康、有序和良好的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结合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要依靠政府部门强有力的领导,发挥专家的理论引导和学术咨询作用,紧紧依靠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发挥民众的积极性,加强非遗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这样非遗保护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发展进行。(综合中国文化报消息)

编辑:冯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