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羌笛,是否悠悠依旧?千年古歌,是否悦耳如初?六月的四川,如约迎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震后的羌寨,投向一个古老民族的心灵重建与文化复苏。
“羌”,甲骨文中唯一关于民族的文字。羌族,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汶川大地震让这个历经千年风雨的民族遭遇劫难,在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30万羌族人口近1/10被夺去生命,北川文化馆受损严重、北川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八成遇难。
一部人类文明史,始终与种种自然和人为的灾难相伴随。前有肇端于公元前4000年的苏美尔文化的倾颓陨落,留下两河流域泥板上今人难以释读的楔形文字;后有亚特兰蒂斯的灿烂文明骤眠海底,使我们只能借助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只言片语想象那曾经雄奇古老的存在。这样的悲剧,不能在我们身边重演。
在我们目力所及的浩繁卷帙上,并没有多少灾后非遗抢救和保护的经验可资借鉴。失去同胞的悲恸伴随着另一重焦愁:悠悠的羌笛会不会成为昨日的绝响,古老的瓦尔俄足节会不会成为传说中遥不可及的想象?
文化延续的真谛、“非遗”保护的精髓在于“活态传承”。如果脱离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那么这种文化就会步苏美尔与亚特兰蒂斯的后尘。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山古寨深谷高涧,仅在城市大厦里陈列展览,羌族歌舞终将失去古老文化的精魂与神韵。
为了“云朵上的民族”独特文化的接续,早在震后救援阶段,一场以政府为主导、羌族人民为主体的文化救援和重建行动,就在废墟上展开。将物质重建同非遗抢救与保护结合起来,从单项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转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这是我们挽留民族记忆、维持文化多元的“中国式答卷”。
2008年10月,“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诞生,整合羌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习俗、祭祀礼仪,体现羌族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特点。震后4个月,紧急编纂的《羌族文化读本》赶在新学期开学之际送到震区中小学生手中,“非遗”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所的建设同时迅速展开。
这是一项独特的实验。它不仅是我们对饱经沧桑的羌民族文化的深情挽留,更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保护事业的宝贵贡献。从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其传承人到“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多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路的自然延伸。“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念和实践,曾在闽南、徽州、热贡开世界风气之先,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而今又在巴蜀大地上,获得全新的阐发和检验。
在废墟旁,在新居前,在亘古至今的羌笛和盘铃声里,羌族儿女纵情歌唱、欢快起舞。人们发现,民族文化那种凝聚人心、激活生命的力量如此蓬勃,如此真切。
羌笛何须怨,青山依旧在。让我们一起守望,守望笛声舞影里的灯火。
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