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帽的特殊制作工艺决定了象帽舞的表演方式。最早时象帽由锯成一半的葫芦制作而成,将一个木棒插于其底部,然后用牛皮绳绑上长长的窗户纸固定在木棒上。目前,舞者头上所戴的帽子种类繁多,大多由硬塑制成,其彩带也演变为一种"玻璃纸",因特点不同而分为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线象帽、羽象帽、火花象帽等。长、中、短象帽因其彩带的长短不同而得名,短者仅1米多,长者达12米,目前最长者已有28米。其它的则因彩带、帽子的材质和装饰不同而得名,如羽象帽是将10根白鹭羽毛捆在一起,扎在象帽尖顶上形成甩动的带子而得名;火花象帽则是在长带子上绑上了几十个萤火虫,表演时仿佛萤火虫上下飞舞,极为绚烂夺目。
象帽舞是群体表演,它的表演时非常讲究,分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首先音乐响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较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再换中象帽,配以长鼓,做钻圈、旋子、扶地翻转等肢体动作;最后,由一至三人甩长象帽,做跳纸条、上台阶、圈人等高难度动作,使舞蹈达到最高潮。在舞蹈过程中,时时辅以手鼓、长鼓、边鼓以及大锣、小金、洞箫、短笛和朝鲜族锁呐等乐器伴奏。象帽舞蹈活泼优雅,节奏欢快舒畅,充分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劳动中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质,是朝鲜族在长期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3、象帽舞的现状和传承
象帽舞在吉林省汪清县一带广为流传。每逢节日、婚礼农闲以及竞技活动之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尽情表演。由于象帽舞蹈是独特的朝鲜族代表性舞蹈形式之一,且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据调查,早在1949年,汪清县就组建了象帽舞表演队,由象帽舞第一代传人梁泰荣传授象帽舞技艺,每逢节日、婚礼、农闲及竞技活动之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尽情表演。1954年农乐舞作为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艺术,经过众多演艺家的辛勤劳动,以象帽舞的艺术形式搬上了舞台,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汪清县为象帽舞的保护和发展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使象帽舞这一朝鲜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得以延续和传承。汪清县的象帽舞表演队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表演比赛和省、州大赛,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称赞。1986年在北京"全国首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表演的象帽舞《欢乐"荣获"特别奖";1987年,汪清县百草沟镇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周",其间有千人舞蹈队表演大型象帽舞,引起很大的轰动。目前,汪清县的"象帽"制作已达到了领先水平,象帽彩带长度达到了28米,是目前最长的象帽彩带,百草沟镇已被延边州文化局命名为"象帽舞之乡"。
象帽舞是朝鲜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目前已发展到第六代传人,其舞蹈形式也从最初简单的田间娱乐发展到现在由专业的文艺团体进行演出,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尽管如此,它的发展却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象帽舞的传承和保护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专业舞蹈人才老化、高龄化,骨干人才流失、断档;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文化受到冲击,很少有人专注地练习"象帽舞",专业人才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艺术,汪清县现在每年都要举办象帽舞培训班,培养象帽舞蹈后备人才,同时还广泛开展象帽舞表演活动,推广和普及象帽舞。
(二)、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
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乞粒舞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
乞粒舞是朝鲜族群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集朝鲜族民间舞蹈"双层舞"和"乞粒"活动中的舞蹈精华于一体,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风格。该舞蹈在"七五"期间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收录,经国家民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认定,全国仅传承于本溪。
1、 历史溯源
本溪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传承于本溪东部桓仁县的横道川和六道河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交通闭塞,独特的地理区域环境构成了乞粒舞独特的民俗民间文化生态和传承的特殊环境。作为朝鲜族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有证可考,最早记录本溪及周边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可上溯到汉代。在桓仁及周边历代贵族官宦的墓葬中,出土了约5世纪前后的多种壁画,形象的描绘了当时的舞蹈情况。
"双层舞"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产生同朝鲜族群众喜欢的"拔河"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拔河"的日子,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从筹备到结束,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拔河"活动,大体上为三个阶段:集资阶段、制绳阶段和比赛阶段。在比赛阶段,由于前来参赛的人和围观者太多,"啦啦队"的歌和舞,一时难以发挥作用。于是,就让七八岁的孩子,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连唱带舞。拔河结束后,胜利者抬着奖品--巨索,让站在肩上的孩子们高歌狂舞,通宵达旦。后来人们给这种表演形式,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就是今天所说的"双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