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粒"活动就是乞求米粒的活动。在货币还没产生的时候,朝鲜族群众以米代替货币,进行商品交换。 "乞粒舞"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朝鲜族聚居区域里,每当要办一件大事或搞一次大型活动,就要由村里有地位的头面人物牵头,组织能歌善舞的人,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击鼓奏乐,到富户人家或商号、店铺的门前表演,请他们出来资助;另一种则是为了建造、修缮庙宇,庙里和尚手里拿着铜钹,边敲边念着经文,到各家各户化缘。直到现在,乞粒舞的指挥者,手中也是拿钹而舞。
2、 艺术特色
乞粒舞是自娱性民间舞蹈。它不仅吸收了拔河比赛时"双层舞"之精华,而且也把"乞粒"活动中的歌舞部分融于其中,从而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乞粒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但又不完全受传统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据现场情绪起舞,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当表演者情绪高涨时,大家各显神通,男性晃动象帽,使顶端长缨飞旋,划出美丽的弧线;姑娘边敲击长鼓边快速旋转,以形体的动感和美感传情达意;老年的扮演者不仅注重舞之韵味,而且注重姿态,动作变化繁多,能通过即兴表演将心底的欢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乞粒舞参与人员多,影响广泛,是朝鲜族农民群体舞蹈的典型代表。
每逢佳节喜庆之时,参加表演的人数众多,场面宏大,这就需要有人出来主持、引导舞队进入表演场地。从舞队入场至走出各种队形变化,直到舞之尽兴,表演程式相对稳定。在"做周"、"回甲节"、"回婚节"等朝鲜族活动时,因受表演场所及参加人员的局限,就没有入场、走队形的必要。因此,表演程式相对发生变化。因地制宜,因情而变,形成了乞粒舞表演形式的主要特点。
乞粒舞的表演(以节日表演为例),需要在宽敞的场地进行,男女老幼皆可参加。每次表演,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但长鼓手、圆鼓手必不可缺。场面热烈,阵容强大。
入场时,舞队的前面,是头戴"相帽"的小伙子和老人,他们不停地摇动着帽子上的彩色长绸。紧跟其后,便是整个舞队的总指挥,一位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手中拿着铜钹,边走边击打着节奏,引导着舞队出场。依次是两个圆鼓手和两个长鼓手及舞队中的男女青年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在舞队最后面,是表演"双层舞"的男演员。在他们的肩上,站着一个小孩,小孩的手中拿着彩绸(或鲜花),不停地舞动。在"双层舞"里,也要有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居于长者应在的显赫地位。舞队出场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圆圈,圆鼓手、长鼓手、男女青年和老年,依次下到场中,表演自己最拿手的技艺。高潮过后,表演者又会在总指挥的铜钹声中,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列队退出。
乞粒舞主要在朝鲜族的重大节日或大型活动中演出,如作周(一周岁生日)、回甲(六十大寿)、回婚(结婚60周年纪念日)或婚礼、店铺开张、建造和修缮庙宇时,村里老人都会牵头,组织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过家族传承。
3、 传承价值
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乞粒舞具有久远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脉。同用于祈神的"踩地神"农乐舞和用于自娱的农乐舞相比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具有鲜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观赏的农乐舞形态。其舞蹈形态复杂,动作洗练,技艺高超,因此在朝鲜族舞蹈中享有独特地位。作为中国舞蹈大家族的一员,体现了朝鲜族民间舞蹈独特的艺术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着中国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是朝鲜族舞蹈农乐舞独特的艺术分支。
它集相帽舞、长鼓舞、碟舞、双层舞等多种舞蹈形式于一体,展现了很高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传承。该舞蹈曾在"七五"期间被国家民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领导小组编撰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收录,乞粒舞作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经几代艺术科研人员及传承人的努力,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进入当代现实生活并日益受到朝鲜族群众的喜爱,得到了省和国家的关注。该舞蹈在1989年获中国第二届文化艺术节(辽宁省首届文化节)一等奖;1991年获中国沈阳(首届)国际秧歌节优秀表演奖;1994年10月代表辽宁省晋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庆典;2005年获辽宁省民族民间舞蹈大赛金奖;2006年被列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公示名录。
但是,这种古老艺术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和老艺人相继离世的影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