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揽粹    
     
       
青海面具文化

青海民和县三川地区每年一度的土族大型民俗节日庆典活动“纳顿”会中表演的“面具舞蹈”,其面具造型古朴粗犷,主要有表演三国故事,有“三将”、“五将”和劝农奉耕的“庄稼其”等舞蹈,既有崇尚英雄的情结,又有明显的世俗情调,其“刘、关、张”和“农夫”、“耕牛”的面具既有中原地区面具造型特征,又有当地乡土气息,在青海地区不多见。据一些当地族谱资料记载,明清时期,一些汉族人先后从甘肃、陕西、山西、南京等地迁入三川屯垦戌边,逐渐融合于土族之中,因此,“纳顿”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

第二类是土族和汉族的脸谱艺术。脸谱与面具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形式,脸谱只不过直接描绘在人面而已。脸谱不但源出于面具,而且脸谱至今在民间祭祀性舞蹈、戏剧中占有重要位置,前者为原始文化的承袭,后者为精神物化了的形式,至今仍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脸谱仍是不可缺少的面具形式之一。因此,面具与脸谱不但有着承袭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应是“二面一”的同一现象。所以,我们在谈面具艺术时,必然要涉及到“脸谱艺术”。

在青海同仁县年都乎土族村寨至今遗存着虎图腾脸谱巫舞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举行传统的祭山神仪式时,必须跳驱鬼逐疫求吉祥的虎舞,当地群众亦称跳“於菟”(wu tu)。巫师率领七名脸上、身上绘有虎豹纹的男子,跳着神秘而简单的舞步,穿街过巷,在每户人家进行驱邪除魔的活动。民俗专家认为这是以虎为图腾的“驱傩”活动。揭示了虎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人类又希望借助虎的神威来驱除灾难的复杂混沌意念。

青海大通黄西村每年社火中表演以青蛙为图腾崇拜的祭祀舞蹈“四片瓦”,也是模拟青蛙化妆脸谱的舞蹈,是以该村世代承袭的传说演绎而来,是这一地区先民们以青蛙图腾崇拜为标志的“活化石”。由此想到,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由于兽类虫害威胁着农业生产,先民们选择以青蛙为图腾物,视青蛙为保护神,祈求农业丰收的愿望更在情理之中。

第三类是面具与脸谱相结合的汉族民间社火舞蹈面具。青海河湟流域在元明时期,从中原大量移民和戌边屯垦,汉文化在这多民族地区逐渐繁荣兴盛。青海乐都县正月社火中表演的“五鬼闹判官”颇具特色。它是清代地方戏曲《庆丰收五鬼闹判官》中的一个片断。从形式上由宋代《舞判》中的一个小鬼到清代已演绎为五个小鬼。是当地“黑社火”(亦指晚间社火中表演的节目)所演出的重要内容。判官戴面具,五小鬼分别画红、黄、蓝、白、黑脸谱,造型怪异,略可窥见内地戏曲艺术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之一斑,颇具研究价值。

在今天稍具有科学知识的人,已经不能激起对巫术意识和宗教激情,却能引起特殊的审美情趣。无论从“於菟”舞者脸上、身上画的虎豹纹、“四片瓦”舞者脸上画的青蛙纹,还是在《舞判》中五小鬼脸上造型怪异的福、禄、寿、喜、财图饰,既是“脸谱”又是“面具”,具有装饰美和象征美,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美。可以认为“脸谱是画在脸上的面具,面具是挂在脸上的脸谱”。它反映出人类从荒蛮时代最早的宗教文化诞生之日起,面具(脸谱)艺术就在图腾中萌芽了,它不受宗教的束缚,至今获得相当完美的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