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文化人物    
     
       
金媛善 藏在五彩线里的梦

 

 
金媛善向记者讲解拼布作品

2006年,在韩国有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有个欧洲的作者说一种钱字型的图案是从欧洲传到中国的,仿佛是天主教的窗。这一观点并非一家之言,中国翻译过来的书里也都称其为“教堂之窗”。金媛善当时一听就举手了,对欧洲作者说,“你刚才说的那个完全错了。这个不是欧洲的,中国唐代的时候就有这种图案了,而且特别精细。我1992年到新疆去的时候,去了库车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陈列着出土的盖脸布就是这个图案,九个花一组。在韩国叫做如意纹,做法稍有不同。现在欧洲的做法和韩国的一样。你们欧洲的这个图案仅仅是一种,钱字图中国的我所看到的就已经五种了。所以这个东西是中国的,不是你们的。”

金媛善讲完那件事,信手拈来一个延伸出的问题:“为什么要将它盖在逝者脸上呢?”她接着解释道,是希望他在天堂里还能看到钱,有钱花了,就不跟在世的子女要钱了,所以说即是祝福生者的有生之年更好。后来我母亲去世以后,我做了一个盖在她的脸上。后来,我们姐妹说,为什么妈妈走了,我们几个的生意都好,特别特别好,是不是跟这事有关系啊。”

现在国外大都是用棉布来进行教学和制做,在中国很多人也是用棉布。金媛善却提倡用真丝作为原材料。“我用真丝来做是因为中国是丝绸之国,我现在上课和学生说,不要把外国的原原本本地搬过来,要用中国的元素来做。用中国的丝绸和植物印染来做。植物印染在《本草纲目》这些中国的文献里能够找到。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拿来做呢。我是不做棉布的。我给我的学生说一旦玩真丝了就不愿意玩棉布的。国外刚刚开始用真丝来做。在展览上,国外的人用棉布做,我的真丝作品一出现就立马显出我的作品的高贵了。我一直主张中国拼布爱好者在做参赛的作品时,一定要用真丝来做。”

临别时,金老师充满热情地说,“你们正好是对外传播的媒体,要让外国人也知道中国人也正做着拼布呢,不是不做”。我再一次感受到这位天天手握五彩线的拼布艺术家的宽广胸怀。

记者:文一    编辑:陈晓蓉    

记者施力维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