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欢庆 • 甲子华诞    |    回眸 • 文化交流    |    变迁 • 文化生活    |   使命 • 文化建设    |    影像 • 我的祖国
 
欧阳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欧阳坚(文化部党组副组长、副部长)

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把文化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基础。我们要深刻认清形势,切实转变观念,丰富工作抓手,周密开展工作,将中央的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一、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3年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日益清晰,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配套政策体系日益完备,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难点问题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各部门积累了一系列有益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工作措施是切实有力、行之有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经营性文化单位游离于市场之外,必须通过体制创新培育大批新型市场竞争主体;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具备“走出去”能力的文化企业还为数较少,必须通过推进改革,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所有这些都表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系列有利条件已经具备。从全局上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改革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措施不断完善,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从特殊的时间节点上看,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文化建设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因此,要充分利用文化发展反经济周期的特点,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奋发有为,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开创文化发展新局面。

二、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

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逐步提出和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概括起来有八个方面: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方向上,明确了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文化发展目的上,明确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发展动力上,明确要坚持改革创新和技术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文化发展思路上,明确要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在文化发展格局上,明确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明确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明确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这八个方面的新理念,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把新的文化理念作为基本遵循,坚决转变一切不符合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不符合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做法,革除一切不符合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障碍。

目前,思想认识问题仍然是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主要障碍。一些地区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文化发展提供的新动力新条件认识不足,崇“事”恐“企”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和群众观念,把单位性质视为评价其地位、水平的唯一标准,将转企改制简单片面地理解为甩包袱、推责任,因此,在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这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犹豫不决、裹足不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以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为遵循,大力宣传和确立三个观念。一是无论是文化事业单位还是文化企业,都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公益性事业单位也要具有市场意识、尊重市场规律,其产品和服务也必须符合群众的需要、经受群众的评判。二是文化单位的事业性质或企业性质,与其地位、水平的高低并无直接对应的关系。对文化单位进行评价,关键要看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产生多大的影响、在文化市场上具有多大的竞争力,而不是单位的性质。三是转企改制决不是政府“卸包袱”,而是为了使文化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因此,并不是陷入困境的文化单位才需要转企改制。转企改制、成为市场主体,是一切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方向,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需要。

三、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能力,既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凡是保留事业性质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已经不能再按照过去的模式和机制来运营,必须在资源利用、资金筹集、业绩考评、运营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当前,要围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实现工作重点的转变。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社区上来,明确各类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标准,避免高档次、奢华化、政绩性文化设施的建设,改变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设施闲置等不良现象,切实使资源向普通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倾斜。二是实现投入方式的转变。在确保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继续改进财政投入方式,采取建立基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等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注意发挥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完善鼓励企业、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文化事业。三是实现激励机制的转变。要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的改革,通过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引入成本核算意识和投入产出意识,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机制,把被服务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并将评估结果与领导干部任用和单位财政拨款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对事业单位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大力塑造新型文化市场竞争主体

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产品和服务既具有一般的商品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在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境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保证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核心领域主要由国有文化企业来运营。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出一批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这既解决了文化市场国有资本缺位的问题,又确保了国家的文化安全。

当前,在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方面,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深化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仅制定路线图,明确转企改制的思路和方法,而且制定时间表,对工作进度提出明确要求。争取用3—5年时间,把所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文化部将着力抓好直属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以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文化报社、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等单位为试点,带动文化系统转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国国有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分期分批地推进歌舞、曲艺、杂技等文艺院团的转企步伐。二是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基地。要把转企改制同兼并重组结合起来,打破区域限制、行业垄断,鼓励有实力的国有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选择一批实力强、前景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注入资金、发行企业债券、资助项目开发、划转相关资产等方式给予支持,帮助其做大做强,发展成为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要紧紧抓住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时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打造具有示范性、带动性、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和战略性、先导性的示范项目,切实发挥其在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研发新的文化传播技术方面聚集、孵化作用。今年,文化部将指导组建中国动漫集团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文化节目数字制作公司、演艺集团公司等骨干文化企业。另外,将组织协调国家动漫、游戏等重点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三是要打造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把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结合起来,把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通过政策保障、项目资助,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收购、兼并境外企业或资产,把创作生产基地放到境外,直接针对当地消费方式和习惯“量身定做”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产品,利用境外销售网络和传输渠道,使我国文化产品打入国际主流社会,从而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

五、积极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创新

创新文化行政管理的体制和方式,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在坚持宣传文化工作基本要求的同时,适应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当前,增强文化领域宏观调控能力,应努力实现“三个创新”。一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管理方式创新。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切实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要进一步理顺文化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使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由过去的“办文化”为主转向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研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保障全体公民的文化权益上来。二是着力精简评奖活动,实现评奖方式创新。要高度重视文艺评奖多、滥、重问题,采取切实措施,逐步杜绝为评奖而创作生产的现象。着力改进现行评奖机制,扩大群众对文艺评奖的参与面,合理增加市场评价、社会影响在评选中的权重。文化部将推动制定全国性文艺演出和作品评奖的管理办法,确保文艺评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确保评奖活动的广泛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切实发挥文艺评奖的引导激励作用。三是有效整合行政资源,实现监管机制创新。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许多地区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有效解决了文化市场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执法效率明显提高。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力争3年之内对地级市及以下城市的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执法队伍进行调整归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行统一执法,从而改变文化市场执法分散混乱、成本过高的情况,彻底解决执法缺位、越位问题。与此相衔接,按照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有利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要求,鼓励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整合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新的综合文化行政机构。

六、完善文化体制改革的保障体系

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实践证明,改革的力度大小、成效如何,关键在于组织协调是否有力,在于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建立起完备的保障体系,使文化单位想改、愿改、敢改,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焕发青春,迸放活力。

一是健全领导体制。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试点经验证明,哪个地方的主要领导重视改革、关注改革、推动改革,那里的文化体制改革就能开创新局面。因此,一定要大力宣传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努力争取各改革试点地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使改革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用政策引路、用政策激励、用政策保障。目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基本涵盖了改革发展的主要领域,为顺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对这些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做好学习宣传和督促检查工作,确保改革政策真正用好、用足,切实发挥其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

三是健全财政保障机制。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通过相应机制的建立,把资源向改革早、见成效的文化单位特别是转企改制的单位倾斜,帮助其减轻包袱、获得实惠,为迅速做大做强创造条件,充分体现“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

四是建立人才保障体系。人才是事业之本,是文化发展繁荣、推进改革创新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视掌握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人才、熟悉市场经济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扶持和保障体系的建立,解决各类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有实现的空间、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进而激励他们自觉参与改革、投身改革,为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原载《求是》杂志2009年第8期 2009-05-22)

 
百姓对祖国的祝福视频
新中国60年美术展献礼国庆
高端声音 更多
文化部部长蔡武:以文化新局面迎新中国六十华诞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
大使谈60年文化交流故事 更多
华黎明大使访谈
文化交流:请进来vs走出去
小 知 识 更多
· 国庆阅兵式是不是每年都有?
· 第一面国旗是怎样诞生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由来
· 天干地支一甲子
往 期 回 顾
老照片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