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戏

乐器:扎年琴俗称六弦琴,藏族古老弹拨乐器之一,现代藏戏专业团体乐队中主奏乐器之一。民间老式扎年琴是两根弦为一组音,共有六根弦三组音。藏戏乐队中使用的高中音扎年琴,是其改造而成的,主要是改双弦为单弦,高音扎年琴为四根弦,定音为6-25-1,中音扎年琴为五根弦,定音为3-6-25-1,扩展音域,增加发音的纯厚和明亮度。

特琴由汉族地区流传发展而来,原用于"囊玛""堆谐"等民间歌舞的伴奏,已形成了一套具有西藏特色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在广大藏族群众中有深厚基础,为他们所喜爱。特琴这一名称,据有人考证,是汉语"低音琴"的译音。它形似汉族的二胡,但音量比二胡大,音色比二胡亮,一般琴筒为竹制,蒙山羊皮,硬弓。

藏京胡由汉族京胡演变而来,但它演奏的弓法、指法完全不同于京胡,原为"囊玛""堆谐"等民间歌舞的主要伴奏乐器,藏族群众十分喜爱。它的形制与京胡近似,琴筒稍大,尖细柔和的音色中略带浑厚。

藏鼓是藏戏各剧种共同使用的一种长把子双面圆形木制鼓。剧种不同,鼓的大小厚薄也不一样。康巴藏戏、安多藏戏使用的是寺庙悬挂于木架的大法鼓。藏戏的伴奏鼓,发音浑厚、响亮,震撼力大,在藏族各种打击乐器中,具有突出的音色特点。

藏钹为铜制,中间隆起较大,呈水泡形。每副两片,相击发声。不同的击法,音色也不同。在藏戏、民间歌舞、宗教乐舞中普遍使用

甲林为藏式唢呐。原为寺庙使用的重要宗教乐器,后为各个藏戏剧种所吸收,德格藏戏用作主要的伴奏乐器。木制,镶以金银珠宝,制作十分考究。 

3、 主要剧目

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经过再创作再提炼,保留了下来。现在,藏戏的主要剧目有八个:《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剧目,不过这八个戏是大多数剧团都演出过的,公认保留的剧目而已。

藏戏的主要剧目有以下几类:

爱情神话剧目:主要内容反映爱情生活的剧目《诺桑王子》及《云乘王子》《拉莱沛琼》《若玛囊》等。《诺桑王子》抒写与表演的是人间王子与天界仙女之间的浪漫神奇的故事。即使最纯粹的浪漫主义文艺也不能完全排斥现实主义的描写,把两种创作方法结合起来,正是藏戏传统剧目,以至整个藏族古典文学艺术作品的一个异常突出的传统。

人情世态剧目:主要内容反映人情世态的剧目有《卓娃桑姆》《苏吉尼玛》《顿月顿珠》等。《卓娃桑姆》透过空行母卓娃桑姆与魔妃哈江相斗争的宗教演义,其实所反映的是王宫中前妃迫害新妃的故事。《顿月顿珠》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是新妃迫害前妃的大王子,但故事的主要部分却放在前妃的大王子顿珠与新妃的小王子顿月兄弟的手足情谊上。而《苏吉尼玛》则是反映妖女化身的新妃迫害"鹿女"(实际上是度母)化身的王后的故事。主人公苏吉尼玛是个纯洁温顺、精诚善良,而又智慧过人、巧作斗争的藏族女性的典型形象。

宗教演义剧目:藏戏传统剧目普遍带有宗教演义性质,像历史人物剧《文成公主》中,松赞干布被演绎成观音菩萨的化身,文成公主则是绿度母的化身;《朗萨雯蚌》是根据当时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个真实事件写成的剧目,但其宗教色彩从头贯到尾,把农家女朗萨的苦难当作佛教"四大皆空"教义的形象印证,她的不幸遭遇也成了她演变成女菩萨的必然过程。传统藏戏中完全属于宗教演义剧目的有《智美更登》《云乘王子》《德巴丹保》《日琼巴》《猎人贡布多吉》《释迦十二行传》等。但真正被长期广泛传演的宗教演义剧仅有《智美更登》,它褒扬佛教利他主义信徒,在被冤屈流放的境遇中仍然坚持乐善好施,最后将儿女、妻子,以至自己的眼珠都献给乞丐。该剧是《大藏经・方等部》中《佛说太子须大(上奴下手)经》的直接演绎,但剧中开头部分写五于智美更登广作施舍,被敌国利用,派人装扮成叫化子骗去了传国之宝,这又被奸臣抓住把柄而告了状,使国王下令流放了王子智美更登。这样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生动的传奇情节,显然是从民间吸收了营养的。所以藏戏作品也普遍保持了民间创作的浪漫色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