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遍中国    
     
       
蜀道风雨两千载

20世纪30年代修建川陕公路时,由于朝天峡的地形太过险峻,当时的工程技术人员曾试图绕过此地另寻他途,但最终无果,于是只得在古栈道上方的悬崖峭壁上,用炸药炸开了一条凹槽式的道路,勉强通过了峡谷。今天,这段凹槽式的公路仍然存在,被人们称为“老虎嘴”。从“虎口”中延伸的蜀道,其艰险可见一斑。

历史文化遗产走廊

蜀道沿线至今保存着许多完整、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是一条内涵丰富的文化走廊。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著名的景观,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美名,也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居于大剑山中断处,周围断崖峭壁,直插云霄,像是擎天利剑,又有两旁断壁相对,形成“门”状,故称“剑门”。剑门是进入蜀地的必经要塞,被称为“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此地,看到这里群峰奇伟、地势险要,便决定在此设立关卡。他令士兵们开凿山岩,在峭壁上修建栈道,并以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为门,修筑了关卡,派兵把守。此后,诸葛亮六出祁山,率师北伐,都曾在此屯粮、练兵。蜀国还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设立了剑阁县,隶属于剑门关,加强对剑阁的防守。

剑门关在历史上也充分发挥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同样是三国时期,魏国镇西将军钟会曾率领10万精兵攻打汉中,欲夺蜀国,一度直逼剑门关。蜀军大将姜维率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令10万魏军不得入蜀。如今的剑门关依然保留着诸多三国历史的遗迹,积淀着厚重的三国文化。

蜀道沿线至今保留着许多古城,昭化古城是其中典型的一座。昭化古称葭萌,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统一巴蜀之后始建县制,昭化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地之一。昭化古城也拥有丰富的三国文化,《三国演义》中“姜维兵困牛头山”、“张飞挑灯夜战马超”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的古城仍保留着东、西、北三座城门和古城墙遗迹,考古活动也多在此发现秦汉墓葬、青铜石器、秦陶汉砖和历代碑刻。

 
剑门关是剑门蜀道的咽喉,至今有大量栈道遗存

蜀道沿线还有一件特殊的文化遗产,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位于剑阁至梓潼路段上绵延300里的“翠云廊”古柏带。这些古柏始植于秦汉,成于明朝,历经千载风霜,至今仍苍翠繁茂、生机盎然。

 
关闭